跳到主要内容

2025-07-19 与房东冲突的情绪失控分析

自述

事情是这样的,从我租房子开始,我和这个房东的关系就不好。租房前,房东口头承诺为没有窗帘的阳台添置一个,我当时相信了他,但这并未写入合同。租下后,他让我先买再报销,我再次选择相信。然而,当我买好窗帘后,他便不再回复电话和微信,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对我爱答不理。

7月12日,因母亲生病,我需要紧急回老家。当时租约到8月20日才到期,我联系他希望能提前退租,但他依旧是回避和不理睬的态度,一直联系不上。

无奈之下,我去了派出所求助,但他们也只是让我打了个电话。电话里房东答应会过来办理,结果我一直等到第二天晚上6点,也就是我必须搬走的时候,他始终没有出现。最终,退租手续没有办,协议没签,钱也分文未退,我只能先行离开。

离开后,我认为自己仍未正式退租。我拨打了12345热线求助,但在16号,12345回复说同样联系不到房东,无法处理。我原以为事情会就此不了了之。

然而,19号那天,朋友告诉我,我的房间里竟然已经搬来了新的租客。我当时非常生气。房东还通过微信问我为什么卫生没打扫,我回复他:“你根本没给我办退租,我凭什么打扫?”

随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我哥哥,他给房东打了电话。在电话中,房东的语气强硬,直接表示“退不了”。这句话成了导火索,我情绪失控地对着电话大喊了一声:“你给我退租了吗!”

事后反思,情绪失控大概率与前一天减少了一粒控制情绪的药物有关。但无论如何,这是一次情绪失控的记录。也正因为这次失控,我在哥哥心中的形象可能受到了影响。

事情的最后,是我又打了一次 12345,这次举报了我租的房子存在隔断,然后最后退了300块钱。

点击展开/折叠 描述原文

事情是这样的,从我租房子开始,我和这个房东的关系就不好,因为在租房子之前,我那个房子的阳台没有窗帘,他说如果我租的话,给我买一个窗帘,然后我当时就相信他了,在合同里面也没写,就是口头答应的,然后等租完之后,我给他要,他说让我先买,买完等装好之后,再跟他报销,然后我就又相信一次,然后等我窗帘买完到了,给他打电话发微信都不回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是一直不搭理我。然后也就是到了7.12号,我的妈妈生病了,然后我就是要回老家了,我们的房子是交房租到8.20号到期,然后我就说我要退租,你能过来帮我办一下吗?然后他也是爱答不理,一直联系不上,后来实在不行,我就去派出所了,然后那里的人其实也不怎么管,只是让我打了个电话,他说过来帮我办,结果我一直等到了第二天晚上的6点,也就是我要搬走的事件,也没有等到他,然后就是也没有办退租,什么协议都没签,什么钱也没退,我就走了。然后我就认为我仍然是没有退租的嘛,我当时也想的是,打了一个12345,希望可以得到处理,然后16号那天,12345也说联系不到这个人,处理不了,然后我原本以为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了,结果19号那天,我的朋友告诉我说,在我住的那个房间居然搬过来的一个新的人,我当时就是比较生气吧,他微信问我了一句卫生什么的也没给打扫,我给他说的是他都没给我办退租。那我也没给他打扫的意思,然后我就给我哥说了这件事情,我哥给他打了个电话,然后他当时的语气就是退不了,然后我就给他喊了一句,有点大声,我说你给我退租了吗,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事情,情绪失控了。大概率原因是前一天减小了一粒控制情绪的药物,可是这也是一个情绪失控的事情,在这里记录以下,然后可能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在我哥心中的形象就不太好吧。

image-20250908101742043

7月19日 晚上19:08 你好好看看合同 在给我说话 7月19日 晚上19:40 对不起,我是昨天减药的原因,所以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刚才向你在电话中喊了一声。 至于搬出来,我是我妈XXX了,然后迫不得已回到家住的。所以匆忙搬回来了。 确实是我违约,我也不主张追回任何费用。 再次向你道歉,为我的所有失礼。

事件回顾

2025年7月19日,在与房东就退租事宜的电话沟通中,发生了情绪失控。起因是房东不仅拒绝退还押金和剩余租金,还在未正式解除租赁合同的情况下,将房屋租给了新的租客。在哥哥与房东沟通时,对方强硬地表示“退不了”,这成为了情绪爆发的导火索。

事件深层原因分析

这次情绪失控,表面上是对房东不讲理行为的愤怒,但其背后,触及了更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和过往形成的模式。我们可以从《二次成长》这本书中提到的几个关键概念来理解。

1. 信任感的崩塌与存在感的被忽视

从一开始的“窗帘事件”,信任的裂痕就已经产生。房东的口头承诺未兑现,并且后续采取了回避和无视的态度,这本身就是对信任感的第一次破坏。

正如在《第一章 第四节 信任感》中所说,信任是我们与世界建立联系的基础。当你选择相信房东时,你是在发出一个建立合作关系的信号。但对方的回应是失信和漠视,这让你感觉自己的存在感被忽略了(《第一章 第一节 存在感》)。你发出的信号(无论是要求装窗帘,还是协商退租),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正面的回应。你被置于一个“小透明”的位置,你的合理需求和声音被无视了。

当最后发现房子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租给别人时,这种被无视、被欺骗的感觉达到了顶峰。这不仅仅是金钱的损失,更是人格上的不被尊重。对方的行为传递了一个信息:“你的感受、你的权利,都不重要。”

2. “应该”规则被打破与不健康的羞耻感

你的内心有一个强烈的信念:“人应该是讲信用的”、“做错了事的人不应该这么理直气壮”。这是我们内在的“应该”规则。当房东的行为彻底打破这个规则时,你的认知体系受到了冲击。

而在你哥哥替你出面后,你内心可能产生了一种不健康的羞耻感(《第二章 第二节 羞耻感》)。这种羞耻感并非源于你做错了什么,而是源于一种“我竟然需要别人来为我争取权益”、“我连这点小事都处理不好”的自我攻击。这种感觉,加上减药带来的情绪波动,让你在那个瞬间无法承受,最终通过“喊”的方式爆发出来,试图夺回一点控制感和尊严。

你向房东大喊“你给我退租了吗”,这句呐喊的背后,是更深层的质问:“你看到我的存在了吗?你尊重过我吗?你遵守过我们之间的约定吗?”

反思与改进策略

理解了深层原因后,我们可以寻找更健康的应对方式,这也是“二次成长”的核心——用现在的智慧,重新书写自己的历史。

1. 设立边界,课题分离

房东的行为是他的人生课题,他是否诚信、是否尊重他人,是他的选择和责任。而你的课题是,如何在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时,维护自己的边界和尊严。

  • 下次可以如何做得更好
    • 预防:在签订合同时,就将所有口头承诺写入书面条款。这不是不信任,而是对自己和双方的保护。
    • 应对: 面对不合理对待时,尝试从“情绪”抽离,回归“事情”本身。可以对自己说:“他的态度是他的问题,我的目的是解决退租这件事。” 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解决问题上(例如,收集证据,咨询法律援助),而不是陷入与对方的情绪对抗中。

2. 拥抱愤怒,但不被其控制

愤怒是一种正常且有力量的情绪,它告诉我们“边界被侵犯了”。你的愤怒是完全合理的。问题不在于愤怒本身,而在于如何表达愤怒。

  • 下次可以如何做得更好:
    • 当感到愤怒上涌时,尝试暂停。可以找借口说“信号不好,我等下打给你”,或者直接说“我现在情绪有点激动,需要冷静一下”。这短暂的暂停,是给自己夺回理智控制权的机会。
    • 尝试用“我”句式表达感受,而非指责。例如,代替“你怎么能这样”,可以说:“我感到非常不被尊重,因为房子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租给了别人。”

3. 自我关怀,接纳自己的“失控”

情绪失控后,你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责(尤其担心在哥哥心中的形象)。这时,恰恰是练习自我关怀的最好时机。

  • 如何关怀自己:
    • 对自己说:“在那样的情况下,经历了那么多的不公,情绪激动是正常的。我不是完美的,我也有脆弱的时候。这并不代表我不好。”
    • 把这次“失控”看作一次了解自己的机会,而不是一次失败。你看到了自己对“信任”和“尊重”的极度渴望,这是你非常珍贵的品质。
    • 向哥哥坦诚你的感受,不是为了辩解,而是为了连接。你可以说:“那天我情绪确实没控制好,让你担心了。主要是因为...” 这种沟通,反而可能让他更理解你。

这次经历虽然痛苦,但它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你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模式。通过这次分析和反思,你就有机会在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时,做出不同的、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这就是成长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