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1 篇博文 含有标签「信任感」

查看所有标签

16. 被骗后,如何拥抱自我,走出被抛弃的孤独感?

· 阅读需 10 分钟
Zkeq
人格完善指南的作者

🤔 问题描述

在某一次意识到自己被骗, 可能造成一些经济损失之后, 我在记事本写下了这样的话, 请你来帮我分析一下有没有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应对这样的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

虽然这次是被骗了,

但是我这次不准备像往常那样再否定自己了,

所承担的后果也就是信用卡分三期还一下钱吧, 好像还可以接受这个结果

按照之前的经验来看, 这样的事情的发生应该会伴随着很强一段时间的自责与挫败以及训斥才对,

好像这样事情的发生就对我这个人进行了一个很强的否定 可以用这样的一件事来否定我这个人所有的本身

但是这次我准备平静的接受结果 因为好像这样事情的发生并不会对我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每个人都有可能被骗吧 我想我会把这件事当作我生命中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来对待

而不是因为这个事情发生在了我身上 我这个人就值得否定 我也不会质疑我面对新事物的活力与动机

我就是一直在尝试新事物的

不会再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否定自己了

一直自责内疚其实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其实比直接面对承担这样的事情后果本身 承担的痛苦 要高出很多倍了

我要让我的生活一直充满着积极正向的生活 这就是我的生活的目标 不会有事情对这个目标产生否定的

但是这件事情的发生也教会了我不要轻易的对陌生人产生信任的行为.

📚 理论支持:你的成长地图

亲爱的朋友,你的这段反思,就像一张精确的地图,标记出了你从过去的思维模式走向“二次成长”的清晰路径。让我们借助《二次成长》的理论,来解读这张珍贵的地图。

引用:《二次成长》第三章第一节:自尊

这种模式出现在童年早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这种模式在成人后仍旧会出现,因为如果这种模式在童年中后期没有得到妥善的引导,那么可能会一直延续下来。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心理感受,那就是在人际关系当中,我们不是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就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好像总是很难进入一种和别人平起平坐、平等相处的状态。

✨ 应用解释:你所描述的“可以用这样的一件事来否定我这个人所有的本身”,正是典型的 “全或无自尊” 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次失败(被骗)就等于“我整个人都失败了”。这是一种非常耗能且痛苦的思维定势。而你现在主动选择“平静的接受结果”,并且清晰地认识到这件事“并不会对我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这标志着你正在从这种不稳定的、非黑即白的自尊模式中走出来,迈向一种更稳定、更整合、更有韧性的健康自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