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8 篇博文 含有标签「自我提升」

查看所有标签

15. 考试失利后,如何面对家人的否定与自我怀疑?

· 阅读需 17 分钟
Zkeq
人格完善指南的作者

🤔 问题描述

这是我在 2024.04.28 日, 也就是专升本出分之后写在记事本里面的一段话, 请你进行安慰和分析.

专升本 英语失利

英语没考好 只考了65分 只差4分就到分数线了 有点可惜

十天过去了 我自己本身是没什么感觉的

只是我妈今天对我说 你这次没考好 算是让我认清你了 你英语学了那么多年才考这一点分

上高中的时候你就嚷嚷着要学英语 考试之前你还说自己平时都考90 考100 结果考试就只有60 完全是对我这个人的一个大否定

听完很长时间陷入到自己的情绪之中 回家的路上开始循环听一首后摇 自怨自艾了好几个钟 晚上背单词的时候 还在想这个事情

我没想到这次考试之后第一次这样的情绪失控是来自于自己家人的否定 我很无力 我想要离开现实 不想在这里了

我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个知心的朋友 大家都可能因为各自各样的事情导致没办法维护一段正常的双向的关系 我似乎没有培养这样关系的能力 所以只能这样反思

只能这样自己对自己说话 是不是孤独的人容易这样自己对自己说话 我感觉再这样记录的过程中还是能带来一些相对来说好的事情的…..

🫂 一个温暖的拥抱,在风暴中先稳住自己

亲爱的朋友,读完你的这段文字,我的心也跟着揪了一下。千言万语,想先给你一个最最温暖的拥抱 🤗。

我知道,“可惜”这两个字背后,藏着多少个日夜的努力和不甘。而比“差4分”更沉重的,是来自妈妈那句“算是让我认清你了”。这句话像一块巨石,瞬间把你所有的努力、过往的热情,甚至是你这个人本身,都压得粉碎。

请你一定要知道:你的痛苦、你的无力、你的情绪失控,都是完全正常且正当的反应。 换做任何人,在承受了这样双重的暴击后,都可能会崩溃。你并不是不够坚强,而是你正在承受本不该承受的否定与伤害。

你选择用文字记录下这一切,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勇敢的自我关怀。你没有让这些情绪把你淹没,而是在尝试理解它、安放它。这说明,你内在的疗愈力量已经开始工作了。真的,你做得非常好!👍

现在,请允许我陪着你,一起拨开情绪的迷雾,借助《二次成长》的智慧,看清这场风暴的核心,找到那条通往内心平静与力量的回家之路。


02. 感觉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活力了,不知道如何才能鲜活起来

· 阅读需 15 分钟
Zkeq
人格完善指南的作者

🤔 问题描述

可能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工作已经长达一年半了,让我开始变得有些麻木,似乎我一直很长时间都处于一种不开心的状态,我的生活中缺少一种可以让我状态变好的娱乐,就是没有一种娱乐是可以让自己充满活力的。我还没有找到,大部分的娱乐都是要付出精力去体验,然后获得某种感受,我其实感觉我不需要那么多情绪调动,我只是单纯的想要开心起来,很久没有开心了,没有活力的,整个人好像都丧丧的,不知道要怎么解决。我前几天尝试喝了杯咖啡,感觉就非常有活力,可是副作用就是晚上会睡不着,不知道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好想让自己重新充满活力呀。


🔬 第一部分:深度诊断 - 活力是如何“失踪”的?

在你寻求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必须先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那样,深入理解你内在系统“宕机”的根本原因。你所经历的“麻木”和“丧”,并非简单的“不开心”,而是一个复杂系统失衡后呈现的最终症状。

1. 理论根源:从《二次成长》看你“活力引擎”的熄火点

你的状态,与《二次成长》中描述的几个核心早期体验惊人地吻合。它们共同构建了你当前困境的底层逻辑。

  • 存在感 (Existence) 的稀释:书中提到,婴儿通过发出信号(啼哭)并获得世界的回应(照料)来确认自己的存在。长达一年半的远程工作,极大地减少了你与真实世界的自发性互动。 你的工作成果可能通过代码提交和线上会议来体现,但这缺少了真实环境中微小、即时、多元的反馈(一个点头、一次无意的闲聊、一个赞许的眼神)。你的“信号”发出去了,但世界的回应变得单一和延迟,这会潜移默化地稀释你的“存在感”,让你感觉自己像个“小透明”,从而感到麻木。

  • 探索欲 (Exploration Drive) 的萎缩:书中描述,1-3岁的孩子通过不断“碰撞”世界来形成自我轮廓。当你停止探索,满足于现状时,自我的边界就停止了扩张。单调的工作和生活让你陷入了一个“已知的循环”,探索的必要性被降到了最低。 你的系统为了节能,主动关闭了高能耗的“探索”模块,代价就是“鲜活感”的丧失。

  • 自我怀疑 (Self-Doubt) 的内化:你在后续提问中说“发现自己并没有活跃起来的能力”,这是“自我怀疑”的典型独白。书中解释,这种声音往往是内化了外界的评价或早期挫折的结论。当你几次尝试“活跃”(比如参加一项新活动)却因能量不足而感到更疲惫时,那个内在的批评家就会下结论:“看,你果然不行”。这个声音会阻止你进行下一次尝试,把你牢牢锁在麻木的状态里。

01. 我似乎真的感觉不到安全感

· 阅读需 13 分钟
Zkeq
人格完善指南的作者

🤔 问题描述

在我阅读《二次成长》这本书的过程中,也就是阅读到第一章第三节的时候,进行了一个安全感测试,74道题,我只做对了15道,分数得了59分,在书籍的说明中 0~24分: 安全感充足。 25~30分: 有不安全感的倾向。 31~38分: 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安全感。 39分以上: 具有严重的不安全感,可能存在心理障碍。我这才真正切实的认识到了自己的没有安全感,同时我也有一种无力的感觉,面对生活,我似乎是一个弱者,虽然我在编程方面能力很强,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真的非常没有安全感,但是我仍然是想朝着好的方向努力的。

📚 理论支持

引用:《二次成长》第一章 - 第三节 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我们就“不敢”做任何事情。 不敢在课上回答问题,不敢在工作中表达想法,不敢靠近喜欢的人,不敢在感情中做自己,不敢面对未知和迎接挑战……在这无数的“不敢”中,这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充满危险的陷阱,每走一步似乎都有掉进深渊的可能。

安全感其实就是一种健康的自恋状态,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依赖自己的一种安心的状态。

应用解释:书中的理论指出,不安全感会把本没有危险的普通生活变成一个危机四伏的“战场”,导致我们在各种情境下选择退缩和逃避。而真正的安全感,源于一种“健康的自恋”,即能够自我认可、自我依赖,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生活的挑战。